膏劑介紹風寒和風熱感冒區別及大椎穴妙用
文章來源:未知
發布時間:2018-10-27 17:33
膏藥布貼敷大椎穴可以說是治療感冒的第一要穴,為什么呢?因為大椎穴是 個陽氣匯聚的穴位。就是說,我們人身上所有陽經都在這個大椎穴匯 聚,大腸經、小腸經和三焦經這三條陽經都是從手走到頭部的經脈, 三者都從大椎穴經過渭經、膽經和膀腕經三條是從頭走到腳的陽經, 這三者也要交匯于大椎穴。所以說大椎穴是"諸陽之匯〃,是個陽氣 很旺的穴位。
大椎穴在我們的肩背正中第7頸椎下面的凹陷處(圖4-1 )。
大椎穴在第7頸椎下面的凹陷處,大約與肩相平。 圖4-1大椎穴的位置
第7頸椎怎么找呢?我們低頭的時候,后項部和肩背部連接的地 方會有一個突起的高骨,這就是第7頸椎,它的正下方就是大椎穴。 萬一第7頸椎不明顯,或者有好幾個都顯得比較高的椎骨,我們應該 怎么來找呢?我在這里告訴大家兩個要點:第一,第7頸椎下大約是 與肩相平齊的,•第二,憑對頸椎的觸摸手感來判斷,將示指、中指或 無名指指端分別放在幾個(較高)椎體的上面,讓病人向前后左右幾 個方位慢慢活動頸部,細心體會手下的感覺,能活動的是頸椎,不能 活動的則是胸椎。相信掌握這兩個要點大家就可以準確找到第7頸椎 下的大椎穴了。
風寒感冒既然是寒涼之邪侵入人體,致使體內陰寒過盛而引起 的,那么,我們為什么就不能^用這個陽氣很旺的穴位來鼓舞自身的 陽氣,從而把風寒趕走呢?當然是可以的。所以治療風寒感冒時,我 們可以用艾條點燃后在大椎穴上施灸,也可以加拔火罐,能起到助陽 驅寒的作用。一般每次灸3?5分鐘、抜罐1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。如 果是感冒流行期的話,每天最好能艾灸、抜罐2次,能起到很好的預 防和治療作用。
風熱感冒和暑濕感冒是因為體內熱邪和暑濕太過,我們也可以用 無菌皮膚針重力敲打大椎穴,使之出血;或者干脆就用消毒后的三棱 針、粗縫衣針直接點刺出血,把體內多余的火熱之邪散發出來。體內 的熱散發出去了,身體的溫度自然就恢復正常了,其他癥狀也會減輕、 好轉。如果覺得出血量少了,退熱效果還不那么明顯,還可以在點剌 出血的基礎上再加拔氣罐。為什么拔氣罐不拔火罐?因為風熱感冒和暑濕感冒本身就是體內陽熱之邪過盛,無需再給予溫熱相助,否則就 是"火上澆油〃了,只需要借助氣罐的負壓力增加出血量而已。